一、出口情況
“量增價跌”態勢延續
1-9月,梭織服裝出口471.9億美元,同比下降2.5%;出口數量108.2億件,增長5.2%;出口平均單價下降7.3%。針織服裝出口529.4億美元,下降2.3%;出口數量184億件,增長5.5%;出口單價下降7.3%。衣著附件出口114.7億美元,下降2%。
針織內衣類出口降幅較大
1-9月,褲類、毛衫和西服套裝/上衣出口增勢平穩,同比分別增長3.1%、3%和0.7%。裙裝、內衣/睡衣、針織T恤衫、胸衣出口降幅較大,分別下降8.2%、7.6%、8.7%和11.1%。
對歐洲、拉美、非洲出口旺盛
1-9月,我對美國出口服裝241.2億美元,同比下降9.8%,占比21%。對非美地區出口910.4億美元,微降0.3%。其中對歐盟出口221.4億美元,增長6.2%,占比19.2%。對日本出口88.9億美元,增長1.4%,占比7.7%。對韓國出口46.3億美元,增長0.2%。對英國出口42.6億美元,增長8.2%。對澳大利亞出口34.9億美元,下降2.4%。對加拿大出口21.7億美元,增長4.7%。
1-9月,我國對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出口服裝492.9億美元,同比下降3%。對東盟出口90.7億美元,下降17.2%。對拉丁美洲出口77.1億美元,增長7.5%。對非洲出口62.2億美元,增長15.8%。對中亞五國出口78.9億美元,下降18.2%。對俄羅斯出口27.9億美元,下降3.2%。對海合會六國出口33.7億美元,下降0.7%。
9月當月,對美國出口大幅下滑19.3%,對非美市場合計出口下降4.4%。其中,對歐盟出口增長1.7%,對日本出口微增0.4%,對東盟出口大幅下降26.7%。
浙江、山東出口保持增長
1-9月,浙江省出口服裝292.7億美元,同比增長4.8%。廣東省出口153.4億美元,下降10.3%。江蘇省出口150.9億美元,下降2.7%。山東省出口138.7億美元,增長4.2%。新疆和福建出口分別下降7.2%和12.9%。其他地區中,湖北和廣西出口增勢明顯,分別增長6.2%和10.7%。
中國在美市場份額下降,在歐份額增長
1-7月,越南占美國服裝進口份額為19.2%,穩居第一大供應國;中國在美份額為16.1%,同比減少5.7個百分點。1-8月,中國占歐盟服裝進口份額為28.6%,同比增加2.1個百分點;孟加拉國居第二位,占比21.7%,同比增加0.7個百分點。1-9月,中國占日本服裝進口份額為46.9%,減少1.6個百分點;越南居第二,占比18.7%,同比增加0.9個百分點。
二、服裝進口情況
自歐洲進口降幅較大
1-9月,中國服裝進口73.9億美元,同比下降3.8%。
中國進口服裝主要來源地是歐洲和亞洲。中國自歐洲進口下降明顯,從意大利、法國、葡萄牙進口同比分別大幅下降13.7%、19.9%和18.3%。自亞洲周邊地區進口增長較快,從越南、孟加拉國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亞、印度進口分別增長6.8%、22.9%、14.2%、6.9%和12.6%。
各類服裝進口普降
1-9月,我國進口針織服裝26.6億美元,同比下降4.9%;進口梭織服裝39億美元,同比下降2.7%;進口衣著附件5.1億美元,同比下降9.2%。
廣東進口逆勢增長
1-9月,上海進口服裝51.3億美元,同比下降5.1%,占中國進口服裝份額為69.3%。廣東進口逆勢增長,進口8.1億美元,同比增長9.6%,占中國進口服裝份額為11%。江蘇、浙江、海南等主要進口省市分別下降10.2%、8.6%、6.4%。
三、國際市場情況
發達市場進口增勢良好
今年以來,發達經濟體服裝需求平穩。1-7月,美國進口服裝512.1億美元,增長4.6%。1-8月,歐盟進口689.1億美元,同比增長11.9%。日本進口164.5億美元,同比增長6.7%。英國進口140.9億美元,同比增長10.9%。加拿大進口81.4億美元,同比增長9.2%。
主要服裝出口國強勢增長
1-8月,越南出口242.2億美元,同比增長6.9%;印度出口120億美元,同比增長6.3%;土耳其出口110.3億美元,同比下降6.8%;印度尼西亞出口61.6億美元,同比增長6.6%;斯里蘭卡出口35.3億美元,同比增長7.7%。
四、趨勢展望
1. 全球經濟仍存下行風險
根據世貿組織(WTO)2025年10月發布的報告,2025年全球貨物貿易量增長預期上調至2.4%,但2026年增長預期被大幅下調至0.5%,預示中長期全球貿易動力將顯著減弱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(IMF)同樣指出,當前全球經濟“好于預期,但差于所需”,增長勢頭放緩,不確定性成為新常態。
2.中美貿易環境階段性緩和
2025年10月底,中美釜山元首會晤為出口環境爭取到階段性緩和空間。根據兩國經貿團隊在吉隆坡達成的共識,自11月10日起一年內,美方將所謂“芬太尼關稅”從20%降至10%,“對等關稅”維持在10%不變。由此,中國服裝對美出口的加權平均有效關稅水平將保持在約45.2%(最惠國關稅17.7%+301關稅7.5%+芬太尼關稅10%+對等關稅10%),為服裝出口贏得了寶貴的窗口期,有助于穩定訂單與出貨節奏。同時,中國與越南、孟加拉等主要服裝供應國在美國市場的關稅稅率差距也收窄至10個百分點以內。但從長期來看,美國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及供應鏈“去風險”策略,預示著未來對美出口仍將面臨深層次的結構性挑戰。
中國服裝出口面臨短期企穩窗口、中期需求承壓、長期格局重塑的態勢。短期看,中美關稅緩和創造緩沖期。中期看,全球貿易動能顯著衰減。主要經濟體需求見頂回落風險加劇。依靠“量增價跌”的競爭優勢難以為繼,利潤空間將持續受到擠壓。拉美、非洲等新興市場雖增長較快,但規模尚不足以完全對沖歐美市場波動。長期看,供應鏈“去風險”將倒逼出口行業結構性調整,一方面國內產業需加速從“價格優勢”轉向“價值優勢”,另一方面,需優化全球產能布局,在東南亞、非洲建立協同制造基地。未來一年將是“以時間換空間”的關鍵期,唯有在技術、品牌、供應鏈布局上完成創新升級,才能在全球服裝貿易新秩序中守住基本盤。
















